![]() 壓力響應開關及接頭單元
专利摘要:
本發明之應力響應開關中,使接頭與波紋管及作動部對本體之安裝變得容易,且於接頭之安裝部分不使用罩等而小型化。於接頭11上接合波紋管12而構成接頭單元1。接頭11中,於六角部112之接合部111側之根部形成縫隙部112a。於強化板2之底板21上形成六邊形之插通孔21a,於插通孔21a中嵌合六角部112。於強化板2上組入作動部4,構成組入組件10。於強化板2上形成固定用爪22a、23a。於支持箱3之底板31上形成插通孔31a與缺口部31b。於脊板32上形成固定用孔32a。將接頭11插通於插通孔31a,將縫隙壓入部31c壓入縫隙部112a。將固定用爪22a、23a插入固定用孔32a並使其彎折。將接頭11之六角部112之角鉚合於支持箱3側。 公开号:TW201322297A 申请号:TW101132197 申请日:2012-09-04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Takanori IMASE;Kiyoshi Kumagai;Fumiaki YUGUCHI;Masayuki Oyama 申请人: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IPC主号:H01H35-00
专利说明:
壓力響應開關及接頭單元 本發明係關於使冷凍、空調用裝置等之冷凍循環之致冷劑壓縮機等啟動或停止的應力響應開關及接頭單元,詳細言之,係關於具有根據流動於冷凍循環中之致冷劑或感溫筒之致冷劑之壓力變形之波紋管體,利用與該波紋管體連動之環機構來開啟/關閉開關之應力響應開關,及該應力響應開關中所使用之接頭單元。 先前,作為此種應力響應開關,例如有日本特開平10-334780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所揭示者。該應力響應開關具有低壓側波紋管部與高壓側波紋管部。各波紋管部具備罩(波紋管筒體24a、25a),於波紋管筒體之一端固定有接頭(流體連接部24d、25d)。於另一端一體形成有四邊形護手部24e、25e。於罩內收納有波紋管(波紋管體24f、25f),於該波紋管內經由接頭之通孔而導入致冷劑。然後,波紋管根據其內部致冷劑之壓力而變形,機械開關利用與該波紋管連動之環機構而作動。 又,各波紋管部之罩(波紋管筒體24a、25a)係由固定用螺絲(緊固螺絲24h、25h)而螺固,藉此被安裝於本體側單元。 圖16係顯示與上述專利文獻1相同之先前之應力響應開關之接頭及波紋管之固定構造。波紋管b以焊錫、附蠟、熔接等各種接合方法固定於具有四邊形凸緣部a1之罩a的內側。又,接頭c以熔接而固定於罩a之端部,接頭c之通孔導通於波紋管b內。然後,包含該罩a、波紋管b及接頭c之接頭側單元利用固定用螺絲d將罩a之凸緣部a1之四角螺固,藉此安裝於本體側單元。另,於本體側單元內配設有具有與波紋管b連動之環機構之作動部。 先前技術文獻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0-334780號公報 上述專利文獻1或圖16所示之先前之應力響應開關中,作為接頭及波紋管之固定構造,係使用罩(專利文獻1中係波紋管筒體)與4個螺絲,因此存在花費成本之問題。 本發明之課題係改良應力響應開關中接頭及波紋管之固定構造並降低成本。 技術方案1之應力響應開關之特徵在於具備:將波紋管接合於接頭之接頭單元;組入前述接頭單元之強化板;及安裝前述強化板及與前述波紋管連動之機械開關之支持箱;且,於前述強化板上形成供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接頭插通之插通孔,將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接頭從前述強化板之背側插通於前述插通孔,且以該強化板被該接頭單元與前述支持箱夾入之方式,將該接頭壓入固定於該支持箱,從而將該接頭單元安裝於前述支持箱上。 技術方案2之應力響應開關如技術方案1之應力響應開關,其中於前述支持箱上形成供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接頭插通之插通孔、與從前述插通孔延伸之矩形缺口部,於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接頭上形成可壓入前述缺口部之外周部分之縫隙壓入部的縫隙,經由前述支持箱之前述插通孔而將前述縫隙壓入部壓入前述接頭之前述縫隙中,從而將前述接頭壓入固定於前述支持箱。 技術方案3之應力響應開關如技術方案1之應力響應開關,其中於前述支持箱上形成供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接頭插通之壓入孔,將前述接頭在軸線方向上壓入前述壓入孔,從而將前述接頭壓入固定於前述支持箱。 技術方案4之應力響應開關如技術方案1至3中任一項之應力響應開關,其中於前述強化板上連同前述接頭單元而組入與前述波紋管連動地使前述機械開關作動之作動部。 技術方案5之應力響應開關如技術方案1至4中任一項之應力響應開關,其中前述接頭之前述波紋管側之根部係角柱,前述強化板之前述插通孔係與該角柱匹配之多邊形孔。 技術方案6之應力響應開關如技術方案5之應力響應開關,其中於將前述接頭單元安裝於前述支持箱之狀態下,將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接頭之角柱的角鉚合於前述支持箱側。 技術方案7之應力響應開關如技術方案1至6中任一項之應力響應開關,其中具備感溫筒,於將前述接頭單元安裝於前述支持箱之狀態下,將與前述感溫筒連通之毛細管連接於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接頭。 技術方案8之應力響應開關如技術方案1至7中任一項之應力響應開關,其中於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波紋管之內側及/或外側,具備限制該波紋管之相對於軸線向半徑方向變形之波紋管導桿。 技術方案9之接頭單元之特徵在於:其係如技術方案5或6之應力響應開關中所使用之接頭單元,且前述接頭中一體形成有比成為與前述波紋管之接合部分之前述強化板的前述插通孔更大徑之接合部、與構成前述角柱之根部之角柱部,在與前述角柱部之前述接合部僅相隔前述強化板厚度之位置上形成有前述縫隙。 技術方案10之接頭單元如技術方案9之接頭單元,其中於前述波紋管之內側及/或外側,具備限制波紋管之相對於軸線向半徑方向變形之波紋管導桿。 根據技術方案1之應力響應開關,波紋管對接頭直接接合,且將接頭單元安裝於強化板上,並且以強化板被接頭單元與支持箱夾入之方式將接頭壓入固定於支持箱,因此無需如先前之罩或螺絲,從而小型化。 根據技術方案2之應力響應開關,除技術方案1之效果外,支持箱中插通接頭之部位係插通孔,因此於該接頭之周圍全周有支持箱之例如底板之構件,因此可不開放支持箱而保持支持箱之強度。又,使縫隙壓入部自橫方向壓入接頭之縫隙,因此即使施加接頭單元之上下方向(軸方向)之力亦可牢固地固定。 根據技術方案3之應力響應開關,除技術方案1之效果外,支持箱中插通接頭之部位係壓入孔,故於該接頭之周圍全周有支持箱之例如底板之構件,因此可不開放支持箱而保持支持箱之強度。又,使接頭向軸線方向壓入壓入孔壓入,因此接頭單元之安裝變容易。 根據技術方案4之應力響應開關,除技術方案1至3之任一效果外,在強化板上亦連同接頭單元而組入有作動部,因此可作為該等組入組件一體地安裝,組合作業變容易。 根據技術方案5之應力響應開關,除技術方案1至4之任一效果外,於強化板之多邊形插通孔內嵌合有接頭之角柱部分,因此可防止接頭單元相對於強化板之旋動,從而可確實地固定。 根據技術方案6之應力響應開關,除技術方案5之效果外,在安裝有接頭單元之狀態下將接頭角柱之角鉚合於支持箱側,因此可使接頭單元對支持箱進而確實地固定。 根據技術方案7之應力響應開關,可構成具有技術方案1至6中任一效果之溫度開關。 根據技術方案8之應力響應開關,除技術方案1至7中任一效果外,限制波紋管之半徑方向之變形,因此波紋管上之負荷比較均一,波紋管之耐壓性提高。 根據技術方案9之應力響應開關,可獲得與技術方案5或6相同之效果。 根據技術方案10之應力響應開關,除技術方案9之效果外,限制波紋管之半徑方向之變形,因此波紋管上之負荷比較均一,波紋管之耐壓性提高。 接著,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之應力響應開關及接頭單元之實施形態。圖1~圖4係顯示將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組入組件安裝於支持箱之過程之圖,圖1係將組入組件安裝於支持箱前之外觀立體圖,圖2係將組入組件插通於支持箱之插通孔之安裝中途之外觀立體圖,圖3係於組入組件之縫隙部壓入有支持箱之縫隙壓入部之狀態之外觀立體圖,圖4係已將組入組件固定於支持箱之安裝狀態之外觀立體圖。又,圖5係接頭單元之大致正視立體圖,圖6係接頭單元與強化板之立體圖,圖7係將接頭單元與作動部組入於強化板之組入組件之立體圖,圖8係將接頭單元與作動部組入於強化板之組入組件之側視圖,圖9係實施形態之應力響應開關之俯視圖、前視圖、仰視圖及已拆下外蓋狀態之前視圖。 圖中,1係接頭單元,2係強化板,3係支持箱,4係作動部,5係作為機械開關之微動開關,6係外蓋。又,10係對強化板2組入有接頭單元1與作動部4之組入組件。 如圖5所示,接頭單元1係利用軟焊、硬焊、熔接等各種接合方法,將波紋管12接合於黃銅製之接頭11者。接頭11係藉由切削加工形成,且包括接合波紋管12之圓柱狀接合部111、形成為六角柱之作為「角柱部」之六角部112、外周形成有公螺紋113a之喇叭接頭部113。並且在六角部112之兩側中靠近接合部111之側形成有2個縫隙部112a。另,在喇叭接頭部113上安裝有用以連接未圖示之配管(流體導入管)之喇叭螺母。 如圖6所示,強化板2係藉由金屬板之沖孔及彎曲加工而形成,具有底板21、2個側板22、頂板23及前板24。於底板21上形成有供接頭單元1之接頭11(六角部112)插通之插通孔21a。該插通孔21a係如與六角部112之六角柱匹配之六邊形之孔。各側板22與頂板23中,在與前板24成相反側之端部,分別於2處形成有固定用爪22a、23a。又,於頂板23上形成有範圍調整螺孔23b與操作壓力差調整螺孔23c。於前板24上形成有作動範圍限制孔24a、範圍顯示窗24b及差壓顯示窗24c。 接頭單元1係使該六角部112嵌合於底板21之插通孔21a,如圖7安裝於強化板2。又,如圖7及圖8所示,於強化板2上,作動部4安裝於接頭單元1之波紋管12側。藉此構成組入組件10。作動部4具有作動金屬配件41、微作動位置調整螺絲42、作動壓力調整彈簧43、加強片44、範圍調整螺絲45。作動壓力調整螺絲43配設於作動金屬配件41與加強片44之間,藉由調整範圍調整螺絲45之擰入量而調整作動壓力調整彈簧43給於波紋管12之彈力。另,雖省略圖示,但係藉由操作壓力差調整螺絲而設定操作壓力差。 作動金屬配件41係藉由金屬板之沖孔及彎曲加工形成,具有與波紋管12之頂部抵接之基板41a、從基板41a之一端部以相對於基板41a成大致直角的方式延伸之作動桿41b、及從基板41a之另一端部上升之母螺紋部41c。然後,作動金屬配件41在強化板2之側板22、22間以軸41d樞轉支承,作動金屬配件41可對強化板2旋動。另,形成於基板41a之端部之限制板41e(參照圖8)插通於強化板2之作動範圍限制孔24a,藉此限制作動金屬配件41之旋動範圍。 又,微作動位置調整螺絲42貫通於作動桿41b,與作動桿41b相對於基板41a之彈性力對抗,擰入至母螺紋部41c之未圖示之母螺紋。因此可藉由微作動位置調整螺絲42之緊固情況來微調整作動桿41b相對於基板41a之角度。藉此可微調整作動桿41b之角度,以確實地對應於設定壓力進行動作,從而可使因安裝誤差等所致之動作偏差消失。 作動部4係藉由以上構成如下動作。藉由波紋管12之移動,作動金屬配件41與作動壓力調整彈簧43之彈力對抗旋動,與該作動金屬配件41之作動桿41b連動,而開啟/關閉微動開關5。另,於微動開關5上設有連接控制線(未圖示)之端子51(參照圖9、圖10)。 如圖1所示,支持箱3係藉由金屬板之沖孔及彎曲加工而形成,具有底板31、脊板32及頂板33。於底板31上形成有用以供接頭單元1之接頭11(六角部112)插通之圓形插通孔31a,且形成有從該插通孔31a延伸之矩形缺口部31b。該缺口部31b兩側之部分係作為縫隙壓入部31c、31c設置。縫隙壓入部31c、31c之對向間隔係與接頭1之2個縫隙部112a、112a之間隔匹配的尺寸,可對於接頭1之縫隙部112a、112a壓入縫隙壓入部31c、31c。另,於底板31上形成有用以抽出連接於微動開關5之引線的引線抽出孔31d。 於支持箱3之脊板32上形成有用以分別供強化板2之6個固定用爪22a、23a嵌入的6個固定用孔32a。又,於脊板32上,形成有用以將該應力響應開關固定於冷凍裝置等之固定用軸套32b。再者,形成有使微作動位置調整螺絲42比固定用軸套32b靠近內側之調整螺孔32c。 如圖5所示,接頭11之六角部112中,接合部111側之根部之高度(軸線L方向之長度)D1與強化板2之底板21之厚度為相同尺寸。又,縫隙部112a之寬度(軸線L方向之長度)D2與支持箱3之底板31之厚度為相同尺寸。藉此,如圖7及圖8所示,於構成組入組件10之狀態下,接頭11之接合部111與底板21抵接,如圖8所示,縫隙部112a內上側之內面與底板21之表面成為同一面。 以如下方式,將組入組件10安裝於支持箱3。首先如圖1,使強化板2之固定用爪22a、23a朝向支持箱3之脊板32側,如圖2,於支持箱3之底板31之插通孔31a內插入接頭11之六角部112。該狀態下,縫隙部112a與縫隙壓入部31c平行,因此如圖3,使組入組件10向脊板32側移動,將縫隙壓入部31c壓入縫隙部112a內。此時,將固定用爪22a、23a嵌入於脊板32之固定用孔32a。然後如圖4所示,使固定用抓22a、23a彎折,將強化板2自身固定於支持箱3。又,將接頭11之六角部112之六角柱之角A部分鉚合於支持箱3側。藉由該鉚合而使以六角柱之角A所夾之邊面部分稍向外側凸出,接頭11與支持箱3進而牢固地固定。 若以如上方式安裝,則成為藉由壓入固定於縫隙部112a之支持箱3之底板31、與接頭11之接合部111之下端面,而夾住強化板2之底板21的狀態。又,於強化板2之六邊形插通孔21a上嵌合接頭11之六角部112,因此可防止接頭單元1之圍繞軸線L相對於強化板2之旋動。藉此,組入組件10確實地固定於支持箱3。 另,微作動位置調整螺絲42係位於脊板32之調整螺孔32c之位置。即,微作動位置調整螺絲42不在該應力響應開關之表側,因此可防止用戶等不小心操作該微作動位置調整螺絲42。 以上之應力響應開關係檢測冷凍循環之壓縮機之致冷劑等各種流體之壓力者,但亦可以該應力響應開關之構造而構成如圖10所示之溫度開關。圖10之溫度開關係將利用支架14而與感溫筒20連通之毛細管30連接於接頭11之喇叭接頭部113者。另,圖9與圖10之本體之顯示部中,圖9中成為關於壓力之刻度顯示,圖10成為關於溫度之刻度顯示。 以上第1實施形態中,僅設有1個接頭單元1,但如專利文獻1所示,亦對於高壓側壓力與低壓側壓力分別設置接頭單元,應用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之接頭單元1、強化板2及支持箱3相同之安裝構造。 圖11至圖13係顯示接頭單元之其他實施形態之縱剖面圖,圖12及圖13中,對與圖11相同之要素附加相同符號,省略詳細說明。 圖11所示之接頭單元7A係利用焊錫、附蠟、熔接等各種接合方法將波紋管72接合於黃銅製接頭71者。接頭71係藉由切削加工形成,且包括接合波紋管72之圓柱狀接合部711、形成為六角柱之作為「角柱部」之六角部712、外周形成有公螺紋713a之喇叭接頭部713、及從接合部711設於波紋管72內側之作為「波紋管導桿」之波紋管內導桿714。並且,於六角部712兩側之靠近接合部711側形成有2個縫隙部712a。另,於接頭71之中心形成有將來自未圖示之配管(流體導入管)之流體導入於波紋管72內的導入孔71a。 該接頭單元7A中,接合部711側之根部之高度(軸線L方向之長度)D1亦與前述強化板2之底板21之厚度為相同尺寸,又,縫隙部712a之寬度(軸線L方向之長度)D2與前述支持箱3之底板31之厚度為相同尺寸。並且,該接頭單元7A中,亦與前述實施形態相同,將前述支持箱3之底板31壓入固定於縫隙部712a,藉由該支持箱3之底板31與接頭71之接合部711之下端面夾著前述強化板2之底板21。又,於強化板2之六邊形之前述插通孔21a內嵌合接頭71之六角部712,因此可防止接頭單元7A之圍繞軸線L相對於強化板2之旋動。藉此,強化板2上組入有接頭單元7A與前述作動部之組入組件被確實地固定於支持箱3。 波紋管內導桿714係以軸線L為中心之圓柱形狀,其外徑稍小於波紋管72之內徑(谷部之徑)。藉此,成為波紋管內導桿714之側面與波紋管72之內側鄰接之狀態。作動金屬配件41與波紋管72之頂部72a抵接,例如當施加過度的高壓時,波紋管72藉由作動金屬配件41與接頭71而固定軸線L方向之兩端部。因此,當波紋管72欲變形時,波紋管72之蛇腹部之一部分亦向軸線L方向變形,但波紋管72相對於軸線L之向半徑方向之變形受到限制。因此波紋管72上之負荷比較均一,波紋管72之耐壓性變高。 圖12所示之接頭單元7B係包括接頭71、接合部711、六角部712、喇叭接頭部713、及從接合部711之外周端部設於波紋管72外側之作為「波紋管導桿」之波紋管外導桿715。將組入有該接頭單元7B之組入組件固定於支持箱3之構造及效果係與針對圖11之接頭單元7A之說明相同 波紋管外導桿715係以軸線L為中心之圓筒形狀,其內徑稍大於波紋管72之外徑(山部之徑)。藉此,成為波紋管外導桿715之內表面與波紋管72之外表面鄰接之狀態。因此與前述相同,例如當施加過度的高壓,而使波紋管72欲變形時,波紋管72之蛇腹部之一部分亦向軸線L方向變形,但波紋管72相對於軸線L之向半徑方向之變形受到限制。因此波紋管72上之負荷比較均一,波紋管72之耐壓性變高。 圖13所示之接頭單元7C係包括接頭71、接合部711、六角部712、喇叭接頭部713、從接合部711設於波紋管72內側之風行內導桿714、從接合部711之外周端部設於波紋管72外側之波紋管外導桿715。將組入有該接頭單元7C之組入組件固定於支持箱3之構造及效果係與針對圖11之接頭單元7A之說明相同。 波紋管內導桿714與波紋管外導桿715之作用效果係與圖11之接頭單元7A及圖12之接頭單元7B相同,該接頭單元7C藉由波紋管內導桿714與波紋管外導桿715兩者之作用,例如當施加有過度的高壓,而將要使波紋管72變形時,波紋管72之相對於軸線L向半徑方向之變形進而受到限制,施加於波紋管72上之負荷變得均一,從而波紋管72之耐壓性變高。 以上之實施形態中,波紋管內導桿714及波紋管外導桿715係與接合部711(接頭11)一體成形而形成,但該波紋管內導桿714及波紋管外導桿715兩者或任一者亦可由凹部與凸部之嵌合而壓入接合部711從而構成為一體。 圖14係將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包含應力響應開關之波紋管與接頭的組入組件安裝於支持箱之前之外觀立體圖,圖15係已將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應力響應開關之組入組件固定安裝於支持箱之狀態之外觀立體圖。另,第2實施形態中,對於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要素附加與1至圖8相同之符號,詳細說明省略。 該第2實施形態之接頭單元1'與第1實施形態之接頭單元1之差異在於:第1實施形態之接頭單元1之作為「角柱部」之六角部112上形成有縫隙部112a,相對於此,第2實施形態之作為接頭單元1'之「角柱部」之六角部112'上未形成有縫隙部。又,第2實施形態之支持箱3'與第1實施形態之支持箱3之差異在於:第1實施形態之支持箱3之底板31上形成有插通孔31a與缺口部31b,相對於此,在第2實施形態之支持箱3'之底板31上未形成有用以供接頭11之六角部112'插通之六邊形壓入孔31e。 壓入孔31e形成於與第1實施形態之缺口部31b對應之位置。又,壓入孔31e之內徑比六角部112'之外徑稍小形成。然後,藉由將接頭11之六角部112'在軸線L方向壓入於壓入孔31e內,而使安裝有接頭單元1'之組入組件10固定於支持箱3'。再者,將接頭11之六角部112'之六角柱之角A部分鉚合於支持箱3側。藉由該鉚合而使以六角柱之角A所夾之邊面部分稍向外側凸出,接頭11與支持箱3'進而牢固地固定。即,成為強化板2之底板21藉由支持箱3'之底板31與接頭11之接合部111之下端面夾著的狀態。又,強化板2之六邊形插通孔21a與支持箱3'之壓入孔31e內嵌合有接頭11之六角部112',因此可防止接頭單元1'之圍繞軸線L之旋動。藉此,使組入組件10確實地固定於支持箱3'。 第1實施形態之接頭單元1及第2實施形態之接頭單元1'可如圖11所示設有波紋管內導桿714,亦可如圖12所示設有波紋管外導桿715,亦可如圖13所示設有波紋管內導桿714與波紋管外導桿715。 又,第1實施形態1及第2實施形態中,係以接頭之角柱部為六角柱且強化板之插通孔為六邊形之情形為例進行說明,但該角柱部與插通孔只要為可防止接頭之旋動之形狀即可,角柱部可為三角柱、四角柱、五角柱、其他正多角柱,強化板之插通孔為與各角柱部匹配之多邊形即可。又,角柱、多邊形亦可為如星形之形狀。又,關於第2實施形態之支持箱3'之壓入孔31、及接頭11之角柱部(六角部112')之形狀亦與上述相同。 1‧‧‧接頭單元 1'‧‧‧接頭單元 2‧‧‧強化板 3‧‧‧支持箱 3'‧‧‧支持箱 4‧‧‧作動部 5‧‧‧微動開關(機械開關) 6‧‧‧外蓋 7A‧‧‧接頭單元 7B‧‧‧接頭單元 7C‧‧‧接頭單元 10‧‧‧組入組件 11‧‧‧接頭 12‧‧‧波紋管 14‧‧‧支架 20‧‧‧感溫筒 21‧‧‧底板 21a‧‧‧插通孔 22‧‧‧側板 22a‧‧‧固定用爪 23‧‧‧頂板 23a‧‧‧固定用爪 23b‧‧‧範圍調整螺孔 23c‧‧‧壓力差調整螺孔 24‧‧‧前板 24a‧‧‧波紋管筒體 24b‧‧‧範圍顯示窗 24c‧‧‧差壓顯示窗 30‧‧‧毛細管 31‧‧‧底板 31a‧‧‧插通孔 31b‧‧‧缺口部 31c‧‧‧縫隙壓入部 31d‧‧‧引線抽出孔 31e‧‧‧壓入孔 32‧‧‧脊板 32a‧‧‧固定用孔 32b‧‧‧固定用軸套 32c‧‧‧調整螺孔 33‧‧‧頂板 41‧‧‧作動金屬配件 41a‧‧‧基板 41b‧‧‧作動桿 41c‧‧‧母螺紋部 41d‧‧‧軸 41e‧‧‧限制板 42‧‧‧微作動位置調整螺絲 43‧‧‧作動壓力調整彈簧 44‧‧‧加強片 45‧‧‧範圍調整螺絲 51‧‧‧端子 71‧‧‧接頭 71a‧‧‧導入孔 72‧‧‧波紋管 72a‧‧‧頂部 111‧‧‧接合部 112‧‧‧六角部(角柱部) 112'‧‧‧六角部(角柱部) 112a‧‧‧縫隙部(縫隙) 113‧‧‧喇叭接頭部 113a‧‧‧公螺紋 711‧‧‧接合部 712‧‧‧六角部(角柱部) 712a‧‧‧縫隙部(縫隙) 713‧‧‧喇叭接頭部 713a‧‧‧公螺紋 714‧‧‧波紋管內導桿(波紋管導桿) 715‧‧‧波紋管外導桿(波紋管導桿) A‧‧‧角 a‧‧‧罩 a1‧‧‧凸緣部 b‧‧‧波紋管 c‧‧‧接頭 d‧‧‧固定用螺絲 L‧‧‧軸線 圖1係將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包含應力響應開關之波紋管與接頭的組入組件安裝於支持箱之前之外觀立體圖。 圖2係將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應力響應開關之組入組件插通於支持箱之插通孔的安裝中途之外觀立體圖。 圖3係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應力響應開關之組入組件縫隙部壓入有支持箱之縫隙壓入部之狀態之外觀立體圖。 圖4係將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應力響應開關之組入組件固定於支持箱之安裝狀態之外觀立體圖。 圖5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接頭單元之大致正視立體圖。 圖6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接頭單元與強化板之立體圖。 圖7係已將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接頭單元與作動部組入於強化板的組入組件之立體圖。 圖8係已將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接頭單元與作動部組入於強化板的組入組件之側視圖。 圖9(A)~(D)係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應力響應開關之俯視圖、前視圖、仰視圖、及已拆下外蓋狀態之前視圖。 圖10(A)~(D)係構成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溫度開關的應力響應開關之俯視圖、前視圖、仰視圖、及已拆下外蓋狀態之前視圖。 圖11係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波紋管內側設有波紋管內導桿之接頭單元之縱剖面圖。 圖12係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波紋管外側設有波紋管外導桿之接頭單元之縱剖面圖。 圖13係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波紋管內側設有波紋管內導桿且於外側設有波紋管外導桿之接頭單元的縱剖面圖。 圖14係將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包含應力響應開關之波紋管與接頭的組入組件安裝於支持箱之前之外觀立體圖。 圖15係將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應力響應開關之組入組件固定安裝於支持箱之狀態的外觀立體圖。 圖16(A)、16(B)係顯示先前之應力響應開關之接頭及波紋管之固定構造之圖。 1‧‧‧接頭單元 2‧‧‧強化板 3‧‧‧支持箱 4‧‧‧作動部 10‧‧‧組入組件 11‧‧‧接頭 12‧‧‧波紋管 21‧‧‧底板 21a‧‧‧插通孔 22‧‧‧側板 22a‧‧‧固定用爪 23a‧‧‧固定用爪 31‧‧‧底板 31a‧‧‧插通孔 31b‧‧‧缺口部 31c‧‧‧縫隙壓入部 31d‧‧‧引線抽出孔 32‧‧‧脊板 32a‧‧‧固定用孔 32b‧‧‧固定用軸套 32c‧‧‧調整螺孔 33‧‧‧頂板 41‧‧‧作動金屬配件 41a‧‧‧基板 41b‧‧‧作動桿 41c‧‧‧母螺紋部 42‧‧‧微作動位置調整螺絲 43‧‧‧作動壓力調整彈簧 44‧‧‧加強片 111‧‧‧接合部 112‧‧‧六角部(角柱部) 112a‧‧‧縫隙部(縫隙) 113‧‧‧喇叭接頭部
权利要求:
Claims (10) [1] 一種應力響應開關,其特徵在於具備:將波紋管接合於接頭之接頭單元;組入前述接頭單元之強化板;及安裝前述強化板及與前述波紋管連動之機械開關之支持箱;且於前述強化板上形成供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接頭插通之插通孔,將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接頭從前述強化板之背側插通於前述插通孔,且以該強化板被該接頭單元與前述支持箱夾入之方式,將該接頭壓入固定於該支持箱,從而將該接頭單元安裝於前述支持箱上。 [2] 如請求項1之應力響應開關,其中於前述支持箱上形成供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接頭插通之插通孔、與從前述插通孔延伸之矩形缺口部,於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接頭上形成可壓入前述缺口部之外周部分之縫隙壓入部的縫隙,經由前述支持箱之前述插通孔而將前述縫隙壓入部壓入前述接頭之前述縫隙中,從而將前述接頭壓入固定於前述支持箱。 [3] 如請求項1之應力響應開關,其中於前述支持箱上形成供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接頭插通之壓入孔,將前述接頭對前述壓入孔在軸線方向上壓入,從而將前述接頭壓入固定於前述支持箱。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應力響應開關,其中於前述強化板上連同前述接頭單元而組入與前述波紋管連動地使前述機械開關作動之作動部。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應力響應開關,其中前述接頭之前述波紋管側之根部係角柱,前述強化板之前述插通孔係與該角柱匹配之多邊形孔。 [6] 如請求項5之應力響應開關,其中於將前述接頭單元安裝於前述支持箱之狀態下,將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接頭之角柱的角鉚合於前述支持箱側。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應力響應開關,其中具備感溫筒,於將前述接頭單元安裝於前述支持箱之狀態下,將與前述感溫筒連通之毛細管連接於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接頭。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應力響應開關,其中於前述接頭單元之前述波紋管之內側及/或外側,具備限制該波紋管之相對於軸線向半徑方向變形之波紋管導桿。 [9] 一種接頭單元,其特徵在於:其係如請求項5或6之應力響應開關中所使用之接頭單元,且前述接頭中一體形成有比成為與前述波紋管之接合部分之前述強化板的前述插通孔更大徑之接合部、與構成前述角柱之根部之角柱部,在與前述角柱部之前述接合部僅相隔前述強化板厚度之位置形成有前述縫隙。 [10] 如請求項9之接頭單元,其中於前述波紋管之內側及/或外側,具備限制波紋管之相對於軸線向半徑方向變形之波紋管導桿。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67614B|2015-01-01|Pressure response switch and connector unit US20170003034A1|2017-01-05|Gas supply module for burner with beaded gas supply tube US20150144378A1|2015-05-28|Grommet US20090296347A1|2009-12-03|Heat dissipation device EP1772613B1|2009-01-14|Heizeinrichtung für Fluide JP2007092773A|2007-04-12|目玉継手の組立構造体 JP2006153409A|2006-06-15|圧力制御弁 EP1605236B1|2012-07-11|Oil level gauge guide structure JP6418769B2|2018-11-07|膨張弁 JP6342866B2|2018-06-13|圧力センサ JP3171859U|2011-11-17|圧力応動スイッチ JP5056694B2|2012-10-24|曲げ配管、曲げ配管接合体および給湯装置 TWI551834B|2016-10-01|Anti - vibration platform JP4858455B2|2012-01-18|壁とドアの連結構造 JP2011214802A|2011-10-27|筐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CN210768291U|2020-06-16|用于冰箱的铰链组件及冰箱 RU2643913C2|2018-02-06|Клапан и способ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го нагружения пружины клапана EP3951261A1|2022-02-09|Holder assembly for a burner of a gas cooking appliance JP5501104B2|2014-05-21|膨張弁 KR200438668Y1|2008-03-03|전력량계의 단자 결합구조 JP5012455B2|2012-08-29|配管継手組立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915346A|2022-01-11|阀装置 US20100288477A1|2010-11-18|Condensing unit attachment feature KR20090012076U|2009-11-26|개량 거푸집용 간격유지 타이볼트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JP2015099781A|2015-05-28| CN103733292B|2016-08-17| CN106158506B|2018-11-06| CN103733292A|2014-04-16| JP5916165B2|2016-05-11| CN106158506A|2016-11-23| TWI467614B|2015-01-01| JP5676768B2|2015-02-25| MX2014002239A|2014-08-27| WO2013035365A1|2013-03-14| KR101639924B1|2016-07-14| JPWO2013035365A1|2015-03-23| KR20140048992A|2014-04-24|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627651B|2018-01-18|2018-06-21|Nat Chung Shan Inst Science & Tech|波紋片式壓力開關|US2489419A|1945-02-10|1949-11-29|Gen Motors Corp|Pressure responsive switch| JPS504696Y1|1973-04-19|1975-02-07||| FR2523722B1|1982-03-17|1984-08-10|Alsthom Atlantique|| JPS599450U|1982-07-10|1984-01-21||| JPH0415569B2|1987-09-30|1992-03-18|Anritsu Corp|| JPH0220247U|1988-07-25|1990-02-09||| JPH0289734U|1988-12-28|1990-07-17||| JPH0697584B2|1991-02-28|1994-11-30|株式会社ノーリツ|水場用運転スイッチ| CN2138832Y|1992-06-04|1993-07-21|于之文|气体密度控制器| JPH0642659A|1992-07-22|1994-02-18|Nippondenso Co Ltd|圧力調整弁| JPH0617083U|1992-07-31|1994-03-04|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圧力スイッチ| CN2195792Y|1994-05-13|1995-04-26|施一宏|充液式电加热器专用过压保护装置| JPH10334780A|1997-06-04|1998-12-18|Fuji Koki Corp|圧力応動スイッチ| CN2807448Y|2005-05-31|2006-08-16|王健能|微型压力控制器| CN201397479Y|2009-05-10|2010-02-03|方云|单压力控制器| CN201622093U|2010-03-10|2010-11-03|光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气量表用接头| CN202018920U|2010-12-29|2011-10-26|沈阳沈变所电气科技有限公司|速动油压继电器|CN104990573B|2015-06-30|2017-12-05|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净水器及其压力开关| JP2021026814A|2019-07-31|2021-02-22|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圧力スイッチ|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11195934||2011-09-08|| PCT/JP2012/057903|WO2013035365A1|2011-09-08|2012-03-27|圧力応動スイッチ及び継手ユニット|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